无尘手术中心作为医疗领域感染控制的核心区域,其环境洁净度直接关乎手术安全与患者预后。鞋类携带的尘粒、微生物是影响区域洁净度的重要隐患,医用洗鞋机的科学安装与应用成为提升洁净管理水平的关键举措。本文将从安装前期准备、核心安装流程及后期调试验收三个维度,阐述无尘手术中心医用洗鞋机的规范安装要点。
一、安装前期准备
(一)场地规划与选型适配
结合无尘手术中心的平面布局,洗鞋机安装区域优先选择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过渡区域(如医护人员入口缓冲间),确保不占用手术核心通道,且便于人员操作与鞋类周转。场地需满足设备运行空间要求,预留至少0.5米的检修间距,地面承载能力不低于洗鞋机额定重量的1.2倍,同时配备防滑、耐腐蚀的地面处理层,防止污水渗漏污染环境。
选型方面,需优先选用符合《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》(GB 50333)要求的医用级洗鞋设备,具备高效过滤、高温消毒、低噪音(≤60dB)及节水节能特性,且洗涤程序需适配手术中心专用洁净鞋的材质(如防静电、耐消毒材质),避免损坏鞋体或影响其防护性能。
(二)基础条件确认
安装前需完成水电管网的预处理,供水系统需接入符合医疗用水标准的自来水,水压控制在0.2-0.6MPa,同时配备独立的过滤装置与热水供应接口(水温30-60℃可调);排水系统需设置专用防臭地漏,管道坡度不小于3%,确保污水快速排放且避免异味回流。供电系统需提供独立的三相五线制电源,额定电压误差不超过±5%,配备接地保护装置(接地电阻≤4Ω),并安装漏电保护器,保障用电安全。
此外,需组织安装人员与手术中心管理人员、设备供应商开展技术交底,明确安装标准、洁净要求及应急预案,确保安装过程符合无尘区域管理规范。
二、核心安装流程
(一)设备定位与固定
根据场地规划方案,采用水平仪校准洗鞋机放置位置,确保设备水平度误差≤0.5mm/m,避免运行时产生振动或移位。对于固定式洗鞋机,通过膨胀螺栓将设备底座与地面固定,螺栓间距符合设备安装手册要求,且固定点做好密封处理,防止尘粒堆积。移动式洗鞋机需安装制动装置,确保使用时稳固可靠。
(二)管线连接与密封
供水管道连接采用食品级不锈钢软管,接口处加装密封垫圈,并用卡箍紧固,连接后进行水压测试(测试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.5倍,保持30分钟无渗漏)。排水管道采用耐腐蚀PVC管,与设备排水口的连接处安装防回溢装置,且管道接口做好防漏密封处理。
电路连接需由专业电工操作,严格按照设备电气原理图接线,确保相线、零线、地线连接正确,接线端子紧固无松动。连接完成后进行绝缘测试(绝缘电阻≥1MΩ),避免短路或漏电风险。
(三)净化配套安装
为适配无尘手术中心的洁净要求,需在洗鞋机出风口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(HEPA,过滤效率≥99.97%@0.3μm),防止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水雾携带微生物扩散。同时,在设备周围设置局部排风装置,保持区域空气流通,降低湿度(相对湿度控制在40%-60%),避免霉菌滋生。
三、后期调试与验收
(一)设备调试
安装完成后,进行空载试运行,检查设备的洗涤程序、脱水转速、消毒功能等是否正常运行,观察水电消耗、噪音、振动等指标是否符合额定标准。随后进行负载测试,使用手术中心专用洁净鞋模拟实际洗涤场景,验证设备的清洁效果(尘粒去除率≥95%)、消毒效果(微生物杀灭率≥99%)及鞋体保护情况,确保无破损、变形等问题。
(二)验收与培训
验收工作由手术中心管理部门、设备供应商及第三方检测机构联合开展,对照安装合同与相关国家标准,对设备安装精度、运行性能、洁净效果等进行全面检测,检测合格后签署验收报告。
同时,组织医护人员与设备管理人员开展操作培训,内容包括设备启停、程序选择、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等,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规范流程。建立设备档案,记录安装参数、调试数据及验收报告,为后续运维提供依据。
结语
医用洗鞋机在无尘手术中心的规范安装,是构建全方位感染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。通过科学的前期准备、标准化的安装流程及严格的调试验收,能够充分发挥设备的洁净保障作用,降低鞋类携带污染物引发的感染风险。未来,需进一步强化安装过程的全流程管控,结合手术中心的实际需求优化安装方案,持续提升无尘环境的精细化管理水平,为医疗安全保驾护航。